一文读懂 JavaScript依赖注入(java依赖注入简单理解)
zhezhongyun 2025-07-23 19:24 46 浏览
大家好,我是 Echa。
依赖注入 DI (Dependency Injection) 是编程领域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设计模式,它指的是将应用程序所需的依赖关系(如服务或其他组件)通过构造函数参数或属性自动注入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组件之间的耦合,更容易测试和维护。
我们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有两个简单的 A 类和 B 类,在 B 类中依赖了 A 类,我们在 B 类中对它进行实例化,并调用它的方法:
class A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log() {
console.log("name: ", this.name);
}
}
class B {
a = new A("Echa");
start() {
this.a.log();
}
}
const b = new B();
b.start();
但是这种写法是非常不灵活的, A 类作为一个依赖项,它的初始化的逻辑被硬编码到了 B 类中,如果我们想添加或修改其他的依赖项,必须要不断修改 B 类。
借助依赖注入的设计思想,我们可以将代码改写成下面这样:
class A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log() {
console.log("name: ", this.name);
}
}
class B {
constructor(a) {
this.a = a;
}
start() {
this.a.log();
}
}
const a = new A();
const b = new B(a);
b.start();
代码只做了很小的改动,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我们将 A 类和 B 的实现完全分离开来了,他们无需再关心依赖的实例化,因为我们将依赖的注入提到的最外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将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 IoC (Inversion of Control) 放在一起讲,控制反转即将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权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控的,而现在这种权力转移到第三方。
可能在这样简单的代码中我们还看不出来什么好处,但是在大型的代码库中,这种设计可以显着帮助我们减少样板代码,创建和连接依赖项的工作由一段程序统一处理,我们无需担心创建特定类所需的类的实例。
在 JavaScript 的各大框架中,依赖注入的设计模式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Angular、Vue.js、Next.js 等框架中都用到了依赖注入的设计模式。
JavaScript 框架中的依赖注入
Angular
在 Angular 中大量应用了依赖注入的设计思想。Angular 使用依赖注入来管理应用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如何将这些依赖关系注入到应用中,例如你可以使用依赖注入来注入服务、组件、指令、管道等。
比如我们现在有个日志打点的工具类,我们可以使用 Injectable 将其指定为可注入对象。
// logger.service.ts
import { Injectable } from '@angular/core';
@Injectable({providedIn: 'root'})
export class Logger {
writeCount(count: number) {
console.warn(count);
}
}
然后在组件中使用时,无需进行实例化,直接在 constructor 的参数中就可以取出自动注入好的对象:
// hello-world-di.component.ts
import { Component }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 Logger } from '../logger.service';
@Component({
selector: 'hello-world-di',
templateUrl: './hello-world-di.component.html'
})
export class HelloWorldDependencyInjectionComponent {
count = 0;
constructor(private logger: Logger) { }
onLogMe() {
this.logger.writeCount(this.count);
this.count++;
}
}
Vue.js
在 Vue.js 中,provide 和 inject 其实也使用了依赖注入的设计模式。
- provide 属性可以用来在父组件中提供一个值,这个值可以在父组件的所有子组件中注入。
export default {
name: 'Parent',
provide() {
return {
user: this.user
};
},
data() {
return {
user: {
name: 'John',
age: 30
}
};
}
};
- inject 属性可以用来在子组件中注入父组件提供的值。
// 子组件
export default {
name: 'Child',
inject: ['user'],
computed: {
userName() {
return this.user.name;
}
}
};
React.js
在 React.js 中,并没有直接使用依赖注入的地方,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库来实现,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 InversifyJS 提供的 injectable decorator 标记 class 是可被注入的。
import { injectable } from "inversify";
export interface IProvider<T> {
provide(): T;
}
@injectable()
export class NameProvider implements IProvider<string> {
provide() {
return "World";
}
}
在组件中,我们可以直接调用注入的 provide 方法,而组件内部不用关心它的实现。
import * as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IProvider } from "./providers";
export class Hello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private readonly nameProvider: IProvider<string>;
render() {
return <h1>Hello {this.nameProvider.provide()}!</h1>;
}
}
手动实现依赖注入
前面我们提到的 InversifyJS 实际上就是一个专门用来实现依赖注入的工具库,它主要就由 injectable 、inject 等几个装饰器组成的,这么神奇的功能究竟是咋实现的呢,下面我们手动来实现一下。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需求场景,假设我们要使用 Koa 框架开发一个简单的 Node.js 服务。
在 Koa 中,Controller 用来处理用户请求和响应,它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然后调用相应的服务或业务逻辑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Service 用来封装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它负责实现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
Service 通常会被多个 Controller 所调用,它们之间是松散耦合的关系,我们希望用两装饰器来实现 Service 的自动依赖注入:
export default class User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Inject
user: UserService;
@UseService
async list(ctx: ThriftContext): Promise<void> {
const user = await this.user.findAll({ id: 1000 });
console.log(1, user);
}
}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 API,Metadata Reflection API 以及 Decorator API,我们先分别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基础知识。
Decorator API
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经典的设计模式,其目的是在不修改被装饰者(如某个函数、某个类等)源码的前提下,为被装饰者增加 / 移除某些功能。一些现代编程语言在语法层面提供了对装饰器模式的支持,并且各语言中的现代框架都大量应用了装饰器。主要用处分为两大类:
- 收集用户定义的类/函数的信息(例如,用于生成路由表,用于实现依赖注入,等等)
- 对用户定义的类/函数进行增强,增加额外功能
我们目前用的比较多的装饰器就是 TypeScript 的实验性装饰器,以及 ECMAScript中还处于 legacy 阶段的 Decorator API,下面是它的用法:
装饰类的时候,装饰器方法一般会接收一个目标类作为参数,下面是一个示例,给类增加静态属性、原型方法:
const addField = target => {
target.age = 17;
target.prototype.speak = function () {
console.log('xxx');
};
};
@addField
class People {
}
console.log(People.age);
const a = new People();
a.speak();
类属性装饰器可以用在类的属性、方法、get/set 函数中,一般会接收三个参数:
- target:被修饰的类
- name:类成员的名字
- descriptor:属性描述符,对象会将这个参数传给 Object.defineProperty
下面是一个示例,可以修改类属性为只读:
function readonly(target, name, descriptor) {
descriptor.writable = false;
return descriptor;
}
class Person {
@readonly name = 'person'
}
const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name = 'tom';
Metadata Reflection API
Reflect 是 JavaScript 中的一个内置对象,它提供了一组用于操作对象的方法。它与其他内置对象类似,但是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组用于操作对象的通用方法。
Reflect Metadata 是 ES7 的一个提案,它主要用来在声明的时候添加和读取元数据。
Reflect.getMetadata('design:type', target, key) 可以用来获取类 target 中属性 key 的类型信息:
function Inject() {
return function (target: any, key: string, descriptor: PropertyDescriptor) {
const type = Reflect.getMetadata('design:type', target, key);
console.log(type); // [class Service]
return descriptor;
};
}
export default class Website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Inject()
service: Service
// ...
}
Reflect.getMetadata('design:paramtypes', target, key) 可以用来获取类 target 中属性 key 的函数参数类型;
Reflect.getMetadata('design:returntype', target, key) 可以用来获取类 target 中属性 key 的函数返回值类型。
除能获取固定的类型信息之外,也可以自定义 MetaData,并在合适的时机获取它的值,示例如下:
function classDecorator(): ClassDecorator {
return target => {
// 在类上定义元数据,key 为 `classMetaData`,value 为 `a`
Reflect.defineMetadata('classMetaData', 'a', target);
};
}
@classDecorator()
class SomeClass {
}
Reflect.getMetadata('classMetaData', SomeClass); // 'a'
好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手动来实现一个依赖注入装饰器了。
实现依赖注入
再明确一下我们的需求:在不同服务的 Controller 中共用 Service,使用 Service 时可以自动获取已注入的 Service 实例,同时 Service 里可以获取到请求的 Context 信息。
首先我们来实现,Inject 装饰器:
- 在 Controller 中注册需要用到哪些 Service
- 通过 design:type 获取 Service 的类型信息
- 通过自定义 metadata 存储 Controller 中用到哪些 Service
function Inject(target: any, key: string) {
console.log(`注册 Controller: ${target} Service: ${key}`);
// 获取当前 Service 的类型
const serviceClass = Reflect.getMetadata('design:type', target, key);
// 获取当前 Controller 已经注册过的 Service List
const serviceList = Reflect.getMetadata(META_KEY_CONTROLLER_SERVICE, target) || [];
// 将当前 Service 进行追加
Reflect.defineMetadata(
META_KEY_CONTROLLER_SERVICE,
[...serviceList, { serviceClass, serviceName: key }],
target
);
}
然后是 UseService 装饰器:
- 在请求过来时取出 metadata 中存储的 Controller 和 Service 对应信息
- 将 Service 实例化,并将 Context 传入 Service
function UseService(target: any, name: string, descriptor: PropertyDescriptor) {
const value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async function (...args: any) {
// 获取当前请求的 Context
const [ctx] = args;
// 取出当前 Controller 已绑定的 Service
const serviceList = Reflect.getMetadata(META_KEY_CONTROLLER_SERVICE, target) || [];
console.log(serviceList);
for (let i = 0; i < serviceList.length; i++) {
const { serviceClass, serviceName } = serviceList[i];
// 实例化 Service 并绑定 Context
const service = new serviceClass(ctx);
Reflect.set(service, 'ctx', ctx);
// 给当前 Controller 挂载 Service 实例
Reflect.set(target, serviceName, service);
}
return await Promise.resolve(value.apply(this, args));
};
return descriptor;
}
好了,接下来就可以愉快的使用了~
export default class User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Inject
user: UserService;
@UseService
async list(ctx: ThriftContext): Promise<void> {
const user = await this.user.findAll();
console.log(1, user);
}
}
最后
如果这篇文章帮助到了你,欢迎点赞和关注。
相关推荐
- Python入门学习记录之一:变量_python怎么用变量
-
写这个,主要是对自己学习python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加深自己的印象。变量(英文:variable),也叫标识符。在python中,变量的命名规则有以下三点:>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 python变量命名规则——来自小白的总结
-
python是一个动态编译类编程语言,所以程序在运行前不需要如C语言的先行编译动作,因此也只有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能发现程序的问题。基于此,python的变量就有一定的命名规范。python作为当前热门...
- Python入门学习教程:第 2 章 变量与数据类型
-
2.1什么是变量?在编程中,变量就像一个存放数据的容器,它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被读取和修改。想象一下,变量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盒子,你可以把东西放进去,也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甚至可以换成...
- 绘制学术论文中的“三线表”具体指导
-
在科研过程中,大家用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三线表”。“三线表”,一般主要由三条横线构成,当然在变量名栏里也可以拆分单元格,出现更多的线。更重要的是,“三线表”也是一种数据记录规范,以“三线表”形式记录的数...
- Python基础语法知识--变量和数据类型
-
学习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Python编程的基石。以下是帮助您了解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的分步指南:1.变量:变量在Python中用于存储数据值。它们充...
- 一文搞懂 Python 中的所有标点符号
-
反引号`无任何作用。传说Python3中它被移除是因为和单引号字符'太相似。波浪号~(按位取反符号)~被称为取反或补码运算符。它放在我们想要取反的对象前面。如果放在一个整数n...
- Python变量类型和运算符_python中变量的含义
-
别再被小名词坑哭了:Python新手常犯的那些隐蔽错误,我用同事的真实bug拆给你看我记得有一次和同事张姐一起追查一个看似随机崩溃的脚本,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她把变量命名成了list。说实话...
- 从零开始:深入剖析 Spring Boot3 中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
-
在当今的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SpringBoot无疑是最为热门和广泛应用的框架之一。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便捷的开发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成为众多开发者构建Web应用程序的首选。而在Spr...
- Python中下划线 ‘_’ 的用法,你知道几种
-
Python中下划线()是一个有特殊含义和用途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以下几种情况:1在解释器中,下划线(_)表示上一个表达式的值,可以用来进行快速计算或测试。例如:>>>2+...
- 解锁Shell编程:变量_shell $变量
-
引言:开启Shell编程大门Shell作为用户与Linux内核之间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命令行交互方式。它不仅能执行简单的文件操作、进程管理,还能通过编写脚本实现复杂的自动化任务。无论是...
- 一文学会Python的变量命名规则!_python的变量命名有哪些要求
-
目录1.变量的命名原则3.内置函数尽量不要做变量4.删除变量和垃圾回收机制5.结语1.变量的命名原则①由英文字母、_(下划线)、或中文开头②变量名称只能由英文字母、数字、下画线或中文字所组成。③英文字...
- 更可靠的Rust-语法篇-区分语句/表达式,略览if/loop/while/for
-
src/main.rs://函数定义fnadd(a:i32,b:i32)->i32{a+b//末尾表达式}fnmain(){leta:i3...
- C++第五课:变量的命名规则_c++中变量的命名规则
-
变量的命名不是想怎么起就怎么起的,而是有一套固定的规则的。具体规则:1.名字要合法:变量名必须是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例如:a,a1,a_1。2.开头不能是数字。例如:可以a1,但不能起1a。3....
- Rust编程-核心篇-不安全编程_rust安全性
-
Unsafe的必要性Rust的所有权系统和类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突破这些限制来:与C代码交互实现底层系统编程优化性能关键代码实现某些编译器无法验证的安全操作Rus...
- 探秘 Python 内存管理:背后的神奇机制
-
在编程的世界里,内存管理就如同幕后的精密操控者,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Python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内存管理机制既巧妙又复杂,为开发者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展现了强大的底层控制能力。一、P...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HTML 教程 (33)
- HTML 简介 (35)
- HTML 实例/测验 (32)
- HTML 测验 (32)
- JavaScript 和 HTML DOM 参考手册 (32)
- HTML 拓展阅读 (30)
- HTML文本框样式 (31)
- HTML滚动条样式 (34)
- HTML5 浏览器支持 (33)
- HTML5 新元素 (33)
- HTML5 WebSocket (30)
- HTML5 代码规范 (32)
- HTML5 标签 (717)
- HTML5 标签 (已废弃) (75)
- HTML5电子书 (32)
- HTML5开发工具 (34)
- HTML5小游戏源码 (34)
- HTML5模板下载 (30)
- HTTP 状态消息 (33)
- HTTP 方法:GET 对比 POST (33)
- 键盘快捷键 (35)
- 标签 (226)
- opacity 属性 (32)
- transition 属性 (33)
- 1-1. 变量声明 (31)
